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礁石珊瑚与共生藻 Symbiodinium spp.的互利共生对维护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珊瑚礁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在受到诸如水温异常等环境胁迫时,宿主珊瑚会排出体内共生藻而导致珊瑚白化直至死亡.造礁石珊瑚群体丰富的颜色对于珊瑚适应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同种造礁石珊瑚的不同群体,它们在颜色上也会有差异.丛生盔形珊瑚 Galaxea.fascicularis 作为印度-太平洋区系常见种广泛分布于海南三亚珊瑚礁海域,不同群体的颜色相异.对绿色和褐色2种颜色的丛生盔形珊瑚群体共生藻的28S r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该珊瑚可以与C和D系群共生藻分别或同时共生.此外,丛生盔形珊瑚2种颜色群体的共生藻组成并无显著差异,表明珊瑚群体的颜色差异与共生藻的组成并无直接联系.影响珊瑚表型颜色的因素复杂,包括珊瑚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珊瑚和共生藻的各种色素等,具体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膨胀蔷薇珊瑚与壮实鹿角珊瑚的胚胎和幼虫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礁石珊瑚的有性繁殖是修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为国内首次报道造礁石珊瑚有性繁殖和幼体发育过程,为利用有性繁殖技术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提供了发育生物学上的理论基础.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海域的大部分珊瑚在2009年3月底至4月中发生有性繁殖行为.2009年4月11日晚采集膨胀蔷薇珊瑚Montipora turgescens和壮实鹿角珊瑚Acropora robusta自然排放的受精卵,研究其胚胎及幼虫发育的过程.通过连续观察和显微拍摄记录了2种珊瑚的受精卵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受精卵经过分裂变为桑葚胚;桑葚胚经过进一步发育变形为虾片状,进而发育成盘状幼体;盘状幼体由四周向内弯曲形成碗状的结构,进而出现原肠胚及纤毛,发育成为椭圆型或圆形的浮浪幼虫;浮浪幼虫发生附着变态,长出触手,发育成珊瑚幼体.通过观察还发现,膨胀蔷薇珊瑚的卵母细胞中本身就含有黄褐色虫黄藻,壮实鹿角珊瑚的卵母细胞中没有虫黄藻,其共生的虫黄藻足在发育过程中从周围环境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白龙半岛邻近海域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北部湾白龙半岛邻近海域进行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试验, 并调查该海域码头和养殖网箱的污损生物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该海域污损生物群落呈现明显的亚热带港湾污损生物生态特点.调查记录污损生物共82种, 其中优势种为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有孔右旋虫Dexiosprira foraminosus、左旋虫Spirorbis papillatus、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大室膜孔苔虫Membranipora grandicella、美丽琥珀苔虫Electra tenella、缘齿牡蛎Dendostrea crenulifera、冠瘤海鞘Styela canopus和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生物全年附着, 2006年5-10月为附着高峰期.北部湾白龙邻近海域的月板、季板和年板平均附着生物量分别为200.54、2 550.37和15 121.67g·m-2, 均比大亚湾和湛江港的低, 而比清澜港和北部湾涠州岛的高.码头附着生物呈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 高潮带为滨螺区, 中潮带为牡蛎-笠藤壶分布带, 低潮带主要为藻类.在调查的基础上, 还针对海洋工程、海水养殖和河口生态环境保护给出不同的防污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4年秋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组成及其数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9月18日—10月2日南海北部航次所获得的表层浮游植物群数据, 对其组成及数量分布进行了探讨分析。该次调查鉴定浮游植物共53属152种(含变种和变型), 分别属于硅藻门35属88种、甲藻门15属60种、蓝藻门1属2种及金藻门1属1种等; 优势种中分布较广泛的有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m sigmoides、微小原甲藻P. mininum、锥状施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等; 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数量范围为(0.11—23.61)×106cells•m-3, 呈现近岸区域高于远岸区域的平面分布格局, 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海南岛东北部海域的E506站和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的B3站; 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也是近岸的站点较高, 以靠近珠江口E708站的51种为最多。硅藻类细胞丰度范围为(0.02—8.13)×106cells•m-3, 主要分布在高盐的外海水域, 其中产二甲基磺酸丙酯(DMSP)的小环藻Cyclotella spp.在多个站点出现; 甲藻类以近岸水域居多, 细胞丰度最高达15.67×106cells•m-3(E506站), 其中数量较多的赤潮种类主要有锥状施克里普藻、反曲原甲藻、微小原甲藻、环沟藻Gyrodinium spp.等; 固氮的红海束毛藻在调查海域广泛分布, 但主要集中于东部, 以E206站最多, 高达1.8×107cells•m-3。结合水文资料和其他层次的浮游植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红海束毛藻的分布与黑潮水的入侵存在一定关系, 其分布受水团和海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2—2003年珠江口1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探讨了不同调查时间和区域浮游幼虫的组成类型、丰度变化和环境因子的影响。以表层盐度(S)变化将调查海域划分成三个区域:I区(S<25)、II区(2530)。12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幼虫12个类型,隶属5个动物门,II区和III区的类型数一般高于I区,软体动物门和棘皮动物门的幼虫只出现在II区和III区。其中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4月(春季)的3个大航次结果表明珠江口浮游幼虫的平均丰度为61ind/m3,三个区域的平均丰度比较为II区(124ind/m3)>I区(33ind/m3)>III区(27ind/m3),春夏季的丰度高于冬季。另外在I区进行了9个小航次调查的研究表明:I区浮游幼虫平均丰度较高,月份之间的丰度差别明显,不同站位之间也有差别。温度和食料是影响珠江口浮游幼虫丰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虫黄藻的分类研究,其中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主要是共生藻属(Symbiodinium)的种类,重点概述了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了展望.目前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是解决共生藻系群水平分类的有效分子标记,而DNA序列分析是目前进行共生藻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共生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的DNA信息主要为核糖体RNA.对共生藻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核糖体大亚基5'端序列PCR-RFLP以及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nternal TranlsclqIbed Sppacer,rr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福建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进行了分子系统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分析发现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系群共生藻,而ITS序列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1亚系群.研究结果表明ITS序列进化速度快,适合于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属亚系群水平的鉴定.而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多样性低,暗示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面对外界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8.
雷州半岛灯楼角珊瑚礁海区夏季的浮游动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8月在雷州半岛灯楼角珊瑚礁海区分别使用浅水Ⅰ型和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进行了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72种和浮游幼虫19个类群(或类型),其中桡足类的种数最多达45种。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种数分布由近岸往远岸递增,约3/4的种类属于终身浮游生物,1/4属于阶段性浮游生物。中小型的浮游动物种类多,数量大。两种网具采集的浮游动物总种数、总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中小型优势种的密度差异相当显著,而大型优势种的密度差异不明显。用浅水Ⅱ型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总密度平均值为5270ind/m3,是浅水Ⅰ型网的110倍。桡足类占浮游动物总密度的72.45%,其次幼虫占23.41%。浮游动物密度呈斑块状分布,最高达16257ind/m3,底质为珊瑚礁的测站的浮游动物数量一般较多。优势种主要是中小型种类和底栖动物的幼虫,如强额孔雀哲水蚤、蔓足类无节幼虫、细长腹剑水蚤、驼背隆哲水蚤、无节幼虫、双壳类面盘幼虫、桡足幼体、简长腹剑水蚤等。  相似文献   
9.
应用通用引物 COIL 1490和 COIH 2198对翡翠股贻贝Perna viridis的性腺和体细胞线粒体DNA进行PCR扩增,获得661bp长度的COI基因片段,经过比对性腺与体细胞的COI片段,发现雄性性腺与体细胞COI基因均为一个单倍型,即体内只有一种线粒体DNA类型,没有发现双单性遗传现象,雌、雄性腺的COI基因片段变异率很低(0.31%)。应用PAUP构建了NJ树、MP树以及贝叶斯法构建了贝叶斯树,对股贻贝属3种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翡翠股贻贝P. viridis与P. canaliculus 和 P. perna 之间的分化与分歧年代的估算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大陆架水域的浮游桡足类,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4个季节使用网目孔径为0.505mm的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分析了南海西北部陆架区中华哲水蚤的水平、季节和昼夜垂直分布以及与季风、海流和温度的关系。中华哲水蚤丰度季节变化显著,整个调查海域春季的平均达(22.30±77.78)个/m3,夏季的降低,平均为(13.74±45.10)个/m3,秋季消失,冬季调查期间仍未出现。中华哲水蚤的区域分布差异十分显著,将调查海域划分为粤西近海、琼东近海、粤西-琼东外海三个亚区,在粤西近海亚区春、夏季中华哲水蚤的平均丰度分别为(115.63±145.93),(68.12±84.00)个/m3,远高于另外两个亚区。夏季琼东沿岸上升流区的中华哲水蚤没有昼夜垂直移动行为,呈底层分布,以躲避表层高温的伤害。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是中华哲水蚤的季节分布区,冬春季东北季风期间由广东沿岸流从东海沿岸携带而来,出现的时间从北往南逐渐推迟;夏季西南季风期间雷州半岛东部近海的冷涡和琼东沿岸上升流区成为中华哲水蚤度夏的避难所;秋季季风转换时期上升流减弱或消失,中华哲水蚤因耐受不了高温(>27℃)死亡而消失。因此,中华哲水蚤对东北季风时期的沿岸流和西南季风时期的上升流均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